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

陪你一起慢慢變老的運動,我推薦皮拉提斯

 1995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頒獎人是已故巨星張國榮,得獎人是《女人四十》的蕭芳芳;那天她黑禮服搭毛皮披肩,短短的上台路程,披肩卻邊走邊往下滑;從張國榮手上接過獎座時,披肩整件都快掉下來,看著有些手忙腳亂;但大姐風範,在開口致詞前,她就先幽自己一默,說:「女人一過四十,什麼都往搭了(往下掉了)。」


她說這段子,好像才昨天的事,結果一下子竟然就25年過去,自己也來到啥都往下掉的40歲,雖然不想承認,但誠實面對鏡中自己,說的都是真的…

地心引力和人體自然老化,使得「什麼都往下掉」這個失控且不可逆過程發生,也讓不少人對於邁入中年這事,有點焦慮;還好的是,老化這事,是漸進的,是時間累積出來的,意思是,不可能一天就變老,也不會某天睡醒,就突然走樣到不可收拾;我們是有機會找到老化的慢速播放鍵,想辦法老的慢一點。

沒有人不會變老,醫學發達的今天,別說老化慢速播放鍵,醫美手段還能直接按下暫停鍵,甚至倒轉鍵;只是醫美屬於外力介入,需要定期回診,這個方法速效,但有相對的風險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。

有些想要老的自然美姊妹們,選擇從調整心態開始,接受自己會變老,也正在變老這件事,試著喜歡各年齡段的自己,採取長期的生活型態調整,來作為抗老手段,比方像是飲食控制、營養調整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,良好的睡眠,還有,學會常保心情愉快的自我調整等等。

醫美抗老和老的自然美,沒有哪個方法比較好,一切都是個人選擇;也有見過追求完美、積極抗老的姊妹,雙管齊下,先醫美調整到目標值,後再輔以生活型態調整。

個性隨遇而安的小米,屬於老的自然美的那一派,今天想聊的是和養成固定運動習慣,繼之前陪你一起慢慢變老的運動,我推薦瑜伽。後,這裡想介紹另一個很好的運動 —  墊上皮拉提斯(Pilates)。

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影片。
對的,是漂亮姊姊孫藝珍,因為今年在愛的迫降中,飾演完美、自戀又可愛的財閥二代尹世理,人氣爆發,於是,好幾個台灣媒體都整理了這位姊姊如何保持身材的方法,其中就有她堅持運動的部份,提及她練習皮拉提斯10年,還擁有教師資格。

上面影片中,孫藝珍所操作器械,先是GYROTONIC的機器(就是禪柔運動,以後有機會,也來介紹一下),之後才是Pilates使用的懸吊床從她對核心的控制與肌肉的延展的標準程度,完全就是專業水準。

器械式 Pilates reformer / 圖片來源

小米接觸概皮拉提斯也快10年,一開始會學習皮拉提斯,其實是因為瑜伽老師說是因為我核心沒有力(抓不到核心的位置和用力的方法),在一些需要支撐的瑜伽體位法,我身體的位置會跑掉,於是建議我去上幾堂皮拉提斯,然後就學習到現在了。

關於皮拉提斯這運動的由來,我們直接看紀念影片了解。(記得打開字幕)


皮拉提斯運動,是在20世紀初期,由從小體弱多病的德國人 — Joseph H. Pilates 所創,為了追求健康,他學習了東西方的各種強身健體的運動,並在學習這些運動的過程中,去感受身體的動作和骨骼肌的控制,融會貫通,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動作,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墊上皮拉提斯。

Pilates先發明了一系列訓練器械,一開始是為了傷兵設計,後來發現這些設計也增加了動作的強度,可以鍛鍊到更深層的肌肉;像是矯正床(reformer)、懸吊床(cadillac)、穩定椅(stability chair)等,現代的器械式皮拉提斯使用的器材,都能看見他當年發明的原型。

在開始推廣皮拉提斯運動的年代,這套運動並不叫做皮拉提斯,而是稱為控制科學(Contrology),因為他認為自己設計的這套動作,是使用大腦來控制肌肉,,並且他相信人的精神(大腦)和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。

雖然在那個時候,無法提出相應的科學證據,證明Pilates先對人體結構、動作設計,以及運動哲學理解的正確性;但隨著科學進展,現在用運動科學(像是動力控制、生物力學等)來檢視這套在七、八十年前發明的運動,驗證了其助益。

Pilates先生設計這套運動來協助傷兵復健,在有傷的情況,依照醫生的評估和建議,也可以透過某一些皮拉提斯的動作來鍛鍊肌群,因此有些復健科醫師,會進修皮拉提斯課程,用來作為提供患者在治療上的建議。因為其對身體的正確使用、預防運動傷害等方面都獲得了證實,許多的專業運動選手,會另外接受皮拉提斯的鍛鍊,來提昇運動表現

想說的太多,皮拉提斯是一個對生活習慣久坐的現代人來說很好的運動;課程鍛錬過程,既可以知道身體正確的位置,正確的使用方法,鍛鍊動作還有助維持肌力,有抗老的效果!還不趕快出發學習了!

2020年7月8日 星期三

小米防疫筆記-綠咖哩雞

 這種走在路上就感覺要人和柏油路都要融化的溫度,對現代人是嚴格的生存考驗,現在才七月,夏天還那麼長,真是覺得難熬。

最近午餐時間,我常去一家泰式路邊攤點涼拌類打發,老闆一邊拌著我的點,一邊喊說切生菜切到手很酸,一堆熱到沒食慾的人,都來吃涼拌。

除了涼拌,還有啥其他選擇呢?今天就來介紹夏日開胃料理 — 綠咖哩雞。

綠咖哩雞是一鍋到底的快煮料理,有肉有菜,還讓人很有食慾。料理方法簡單,很容易成功,已載入小米的不失敗料理手冊;它是泰國咖哩料理的一種,主要因為裡面含有搗碎的綠辣椒和一些葉片香料,加入椰奶一起煮,完成後為奶綠色而得名。

泰國位於熱帶,天氣比台灣更為炎熱,也因此發展出讓人就算身處酷熱很有食慾的料理。泰國菜特色是使用很多新鮮香料調味,像檸檬葉、香茅、香菜等,調味有酸有辣,我自己非常喜歡。

台灣人愛吃泰國菜的不少,但有些香料葉片,不方便在台灣取得,不過別擔心,現在蠻多超市都有進口泰國製的綠咖哩膏,大概比評了幾個品牌,發現各家使用香料成份大同小異,所以就依照挑選習慣,買了添加物最少的這款:

含香料包括:綠辣椒、紅蔥、檸檬葉、鹽、大蒜、南薑、麻瘋柑皮、孜然粉、香菜籽、薑黃,沒有人工添加物。(有的全聯有,也可以到MOMO 購買)

食材大合照

其他準備的材料有:

說到煮菜這件事,如果必須使用現成的,小米喜歡在現成的基礎上(綠咖哩膏),進行二次創作,變成自己的味道。所以,關於綠咖哩,小米是這樣做的:

1. 爆香紅蔥頭,下洋蔥絲炒軟,然後轉小火,半罐椰奶(200ml)拌炒

**椰奶/椰漿:

葵果 蓮花牌椰漿 400ml (泰國)佳樂牌 425ml (印尼)

我第一次煮的時候,使用的是葵果蓮花牌的,倒出來像比較稠的牛奶,第二次做時,想說實驗看看其他品牌,改用佳樂,感覺比蓮花牌又更稠了一些。兩個牌子用起來味道都不錯,存在著泰國椰子和印尼椰子的微妙差異XD,自己感覺佳樂的椰香比較明顯一些!但佳樂質地更稠,一定要轉微微的小火,加快拌炒動作,不然會一直擔心要焦掉,蓮花牌的比較好操作

2. 維持小火,加入綠咖哩膏,整包都加進去,之後放入雞腿肉拌炒,炒到雞肉紅變白,感覺椰奶都扒在雞肉上。

有的人會在這個步驟加一些雞高湯,我沒準備又不想加水,所以我加入了舞菇和杏鮑菇,菇類加熱過程中會出很多水,特別是杏鮑菇,菇類出水可以提高整道料理的鮮味~小火拌炒到椰奶也都扒在菇菇上。

**關於雞肉:
第一次煮的時候,是心血來潮,所以直接買的是全聯的半雞切塊,因為不是溫體雞肉,所以有先燙一下熱開水,但是半雞切塊,家人食後感說,雞腿熟嫩剛好,但雞胸太柴。〈筆記:煮這種一鍋煮料理,還是建議都使用同一個部位,會比較好控制煮的時間。〉

如果是早上去市場買新鮮雞腿肉,就不用燙熱開水,直接炒就好;想熱量低一點的,可以用去皮雞胸肉,記得要先抓蛋白醃一下,耐煮不柴。〈米媽傳授的雞胸肉醃法:整副雞胸肉抹薄鹽靜置2-3分鐘,切適當大小,倒入10cc的開水稍微抓一下,水會被雞胸肉吸收不見,之後加一顆蛋白均勻抓一抓,最後大概抓一兩克薄薄的太白粉,放進冰箱10分鐘,備用。〉

3. 據說正宗泰式綠咖哩會加泰國茄子(泰國茄本人是綠色,煮熟是脆的),但台灣也不知道去哪裡買,所以我加了台灣常見的紫茄,如果想要脆脆口感的人,我加過加過四季豆,很搭!

下茄子(四季豆也是這個時候加),然後加入剩下的另外半罐椰奶(200ml),稍微拌炒均勻,會感覺椰汁這時會迅速變稠,因為我放的是會出水的食材,所以我不另外加水;轉小火,蓋上蓋子,燜煮大概10-15分鐘,再打開蓋子時,就會發現菇類被加熱又出了些水。(注意:有些朋友很怕雞胸肉口感柴,可以燜10分鐘左右時,才開蓋倒入雞胸肉快快拌炒,之後悶5分鐘。)

4. 最後,開蓋轉中大火,拌炒收水,加入九層塔和調味料拌炒,完成。

**九層塔熟得很快,要保持青綠,溫度要高,拌炒動作快一點點,如果溫度不夠,炒起來會黑黑的,不美。

**關於調味:
.魚露很鹹,建議分次添加,一次一點點,邊加邊試味道,不然失手很恐怖。

.甜味部份,泰國當地加的是棕櫚糖,這裡入境隨俗,用黑糖替代,個人口味不同,我自己也是邊試邊加。

注意!綠咖哩本身是微辣,如果小孩怕辣,就不另外加辣了;小米和小夥伴屬於無辣不歡,所以變態的加了一條紅辣椒和一條雞心辣椒的籽,好辣呀XDDD!家人吃了還想再吃,所以瘋狂的在兩週內煮了三次….哈哈!希望你們也會喜歡唷~


話說,椰奶是天然的調味料,有獨特的香味,可以幫助增進食慾,且根據維基百科,椰奶內含的微量營養素種類不少,像是維生素B、C、E、k,鈣、鐵、鎂、鉀、鋅、磷、月桂酸等。

椰奶的脂肪含量高,熱量不低,其中的中鏈脂肪酸(MCT),被認為在採用生酮飲食攝取,對減輕體重有幫助;另外,豐富的月桂酸(也存在於母乳中),也有研究證實有抗發炎作用。所以,適當食用,很不錯的唷~

以上,希望您喜歡今天的分享,謝謝^^

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

你是iHunch一族嗎?

 那天我在等人時,女孩吸引住我的目光,我在那裡待了約15分鐘左右,而女孩一直維持著這個姿勢,到我離開之前,都沒有改變過。

身為一個曾經因為姿勢不良,肩頸痛得不要不要的,甚至,一直到現在,只要一時不注意姿勢,都還會痛起來的中年女子,每次看到有人姿勢不正確,我心裡面都會有很多很多的OS:「為什麼他們都不會痛?」、「他們是不知道這樣下去,以後會痛?」;還是「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痛,是因為這個姿勢?」、「他們正在痛,知道要怎麼辦嗎?」等等的…

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,低頭族們的肩頸酸痛,這種肩頸痛是怎麼發生的、要怎麼預防;痛的時候,除了吃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,還可以怎麼緩解。

一、iHunch怎麼發生?(低頭族 / 烏龜脖 / 富貴包 / 頭往前伸 )

複利效果的概念,大家都知道吧,就是除去其他干擾因素,每天一小點,隨著時間過去,因為複利威力,結果就會變成很大。理財、好習慣建立是這樣,但是同理,壞習慣對身體的傷害也是;特別在中年以後,感受會更明顯,腰酸背痛、肩頸緊繃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,連頭痛、消化不良等等,都是因為不好的姿勢習慣,長年累積造成的;這些不舒服,都是身體的求救訊號。

肩頸不舒服的原因很多,肩頸負重過重,因為緊張情緒,一直維持著聳肩的狀態等等,這些也都有可能,這裡主要想講的,是因為低頭造成肩頸不適。

在3C產品大量問世以前,因低頭而肩頸不適的狀況,多半是工作造成的職業傷害,像是外科醫師執行複雜手術,會需要維持低頭姿勢十數小時;牙醫師也是;有的發生在廚房,比方切菜洗碗的工作者,另外,像髮型師,還有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面工作的工程師們等等。

圖片來源:tvN 機智的醫生生活 

隨著智慧手機和平板的問世,有證據顯示,在iPhone、iPad一類的行動裝置出現後,越來越多一般人的肩頸出現不舒服,而且年齡還有越來越輕的趨勢。於是,美國脊骨神經醫學Dr.Fishman直接使用iHunch,來指稱長時間低頭使用3C產品,因肩頸肌肉和關節不良姿勢,造成的肩頸疼痛現象。(註1)
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人體是一個很複雜且精密的設計,在動與不動之間,肌肉、筋膜、韌帶,與骨骼等組織,都持續互相協同工作。看下方的人體背部肌肉分佈圖,光固定頭和肩膀的位置,肩頸周圍就有頭半棘肌、上斜方肌,提肩胛肌等大大小小的肌肉在工作。

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在網路上很紅的圖看出來,隨著低頭角度,地心引力影響下,頭會變得越來越重,對肩頸附近的肌肉、骨骼、韌帶,還有經膜組織來說,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
 

二、iHunch對身體發生的影響?

為了不讓頭斷掉,於是身體的肉、筋膜、韌帶,與骨骼間,都用不方便/不舒適的方式硬撐;低頭時,脖子正後方的位置(用手摸摸看,有的人會摸到一顆凸凸的),頸椎與胸椎交接處的這個位置,會承受很大的壓力,不該用力的肌肉和韌帶,很吃力的拉著頭,靠肌肉骨骼系統硬撐著;肌肉是用進廢退的組織,本來正確的姿勢時,應該出力,維持頭部位置的肌肉,比方像下巴下方的頸部肌肉,卻因為長時間沒作工,變得鬆弛虛弱無力。

一開始可能只是肩頸肌肉過度緊繃、過度疲勞,出現酸痛;壞習慣可怕的地方,就是它是一點點侵蝕的,身體的整組結構為了長期對抗低頭造成的壓力,甚至會出現外觀改變的狀況。

有的人因為低頭的姿勢,連帶體態變成駝背、圓肩,長期下來,背看起來變得越來越厚(女生最害怕的虎背熊腰和這也有點關係),脖子前方肌肉無力,從正面看感覺變短,也會感覺脖子前方很鬆弛…;有的人頸椎弧度變形,長時間擠壓椎間盤,嚴重的情況會長出骨刺;另外,還有的人是因為低頭習慣,使得頸後肌肉韌帶持續拉扯,造成這個位置慢性發炎,增生出軟組織,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富貴包(頸椎大包)

人頸部周圍分佈著密密麻麻的神經,不正確姿勢導致神經受到壓迫的話,在肩頸痠痛之外,嚴重的會感覺到手麻、神經抽痛,往上延伸還可能導致頭痛,干擾控制心臟的神經系統,引發胸悶、心悸、脹氣、消化不良,甚至失眠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(註2);在我因為肩頸最不舒服的那個時候,因為一開始不知道原因,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對勁,心情也很焦慮,這個過程,我完全不想再來一次。

 

三、如何預防與緩解?

如果有實際經歷過的人,應該可以理解那種很害怕又痛起來的恐慌感吧…

我現在狀況算是改善很多,所以想分享自己在克服的過程中,綜合復健科醫生和瑜珈老師給的建議,還有網路上的參考資訊整理,希望能幫助到有相同困擾的姊妹。

第一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下巴位置:

低頭時,人的下巴會往前跑,壞習慣讓人處於不正確的位置,但不自覺;所以需要透過一些刻意練習,讓身體慢慢記住感覺。

1. 身體站直,背貼壁,從後腦杓、後背、腰部到腳根,都盡量往牆壁靠近。

2. 輕點自己下巴往內推,想像後腦杓往牆壁輕輕靠近,感覺會有點像是做出擠雙下巴的動作;我們可以想像下巴和脖子之間,夾住一個蘋果,記住,重點是不讓蘋果掉下來,維持著輕輕內收下巴的力量就好,不需要過度用力向內收,不是要把蘋果夾爆…要注意

3. 從側面看,人低頭的時候,耳朵會跑到肩膀的前面;所以當把下巴收回來的時候,也要想像耳朵一起回到衣服肩線的正上方。感覺頭頂上方,靠近後腦杓的位置,有根線提住頭一直往上(頭頂位置大概是,從左耳尖通過頭上到右耳尖的弧線,與沿著鼻尖畫到後腦杓,這兩條線的交叉點)。

4.感覺背後肩胛骨位置,輕輕往後夾,這個動作會幫助展開胸部(挺胸),並幫助做又肩也盡量貼牆。

5. 每天練習5分鐘,時間可以慢慢加長,讓身體記憶相對位置,特別是頭的位置,所以想到就可以靠牆練習一下。

 

第二、做瑜伽貓式/牛式的練習:

貓式(凸)和牛式(凹)是很基礎的瑜伽動作,進行練習時,不容易受傷,通常兩個動作會當做為一組練習。這個動作,除了可以舒緩肩頸不適,對整條脊椎都很好,所以睡前做個幾次,幫助放鬆,起床做個幾次,像一個把自己叫醒的儀式。

上方影片的示範,很清楚,下方文字是把我的瑜伽老師說過的小細節,特別標注:

1. 預備姿勢從四足跪姿開始(小baby爬行的預備姿勢,像注音符號ㄇ。);也就是雙膝跪地,左右打開與臀部同寬;雙手掌在肩關節正下方,左右打開與肩膀同寬,肘關節不過度打直/鎖死,手掌完全貼地,掌心不鼓起來。想像全身軀幹的重量分別往頭頂和坐骨前後兩個方向延伸,平均分配,不是只壓在手上,也不是只壓在膝蓋上。(影片位置:0:20-0:35)

(如果有不知道坐骨位置的姐姐,可以參考這張圖,找一張木頭椅子,或其他硬材質,透過坐在硬的東西上,軀幹往前往後動一下,可以感覺屁股除了肉的部份,左右還有兩塊骨頭感覺特別明顯,那個位置就是坐骨。也就是照片中,紅色位置。)

2. 牛式:慢慢吸氣,下巴微微抬,從下巴到脖子,再到胸口,感覺往上打開延伸,眼睛向上看;感覺腰部往下沉(凹),注意不要聳肩,耳朵遠離肩膀,坐骨位置朝向正後方(感覺有點像站著的時候,翹屁股的樣子)。(影片位置:0:35-0:55)

3. 貓式:下巴往胸口靠近,一邊緩緩把氣吐掉,感覺腹部往內往上,像貓一樣盡量的拱背(凸),感覺背部被撐開,下巴靠近身體與頸部後方的肌肉伸展,坐骨朝向地面。(影片位置:0:55-1:10)

4. 步驟2和步驟3一吸一吐算一組,可以從3-5組開始,慢慢增加到10組。

提醒:雖然是不容易受傷的動作,但如果完全沒有學習過瑜伽的人,建議找專業老師建立手/腳/核心等等相關位置概念;如果是肩頸感覺有點緊的人,可以先在洗澡的時候,用熱水沖一下肩頸肌肉,幫助放鬆,在身體熱熱的時候進行,但如果肩頸已經很不舒服,不要勉強,先做站立貼牆縮下巴的練習。

第三個是洗完澡後簡單自我按摩 :

肩頸酸痛,不建議去給人亂按摩,脖子周圍有很多神經,按摩師的手勁和技巧又不一,新聞就有因此癱瘓的報導…我自己曾經遇過按摩師,看見我的頸椎後面已經比較凸,說按摩可以改善,要幫忙把突起按回去…真是不要太恐怖。

這邊介紹一個比較安全的按摩方法,叫做佐藤式淋巴保養,自己就可以操作,也相對安全,我自己感覺有效。

一般我是在睡前,把肩膀墊高停留,在掌心塗一點按摩油,參考影片手法,由後往前帶,過程中,手會摸到肩膀和脖子有幾條比較緊的小肌肉群,會硬硬的、鼓鼓的,輕輕的按摩它們,幫助放鬆,按完會比較好睡;第二天醒來,人也會比較舒服唷!注意!人只有一個脖子,切記千萬不要亂大力按壓!

 

四、寫在最後:

其實最重要的是,不要再低頭了!!!

喜歡滑手機的人,要記住,想看清楚螢幕,是把手機拿高,而不是低頭靠近手機,空的那隻手可以握拳,夾在拿手機那手腋下,這樣可以幫助維持拿手機的小手臂高度。上班族坐在電腦前一整天,也要注意身體的位置,可以參考這一篇,之前整理的一些小tip,也要記得大概半小時起來動一動。

最後,要注意的是,任何的身體的疼痛不舒服,都是緊急訊號,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,自己亂吃止痛藥、貼貼布,以為忍一忍就過去了,忍什麼忍,又不是阿信…

持續發生的疼痛,都不正常,一定要先去看醫生!(肩頸酸痛,可以看復健科,或骨科),確認沒有其他嚴重的問題,再從日常生活去調整。

希望我們都能正確的使用身體,不要再被疼痛和年齡侷限未來生活唷~

 

註一:關於ihunch 更多的相關資訊,請參考ihunch維基百科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