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大學那個時候,小米沈迷日劇,密切接觸;只要沒有聚會、沒有考試,幾乎都呆在宿舍看日劇,彷彿沒有看過那麼好看的電視劇那樣的著迷。
實際上,確實對於日劇沒有那麼多的接觸,高中那時候,好像是在看王子變青蛙??不太記得了...總之,我的日劇課事大學開始修,一位從高中就開始看日劇的同學,陸陸續續推薦給我非常多她的口袋名單;於是我就幾乎是一部接一部,沒有任何空窗那樣的密集補劇,掉進日劇的魔力之中,特別是木村拓哉。 (延伸閱讀:【專題】平成日劇天王——木村拓哉經典作品回顧)
這樣高頻度的接觸日文,有一天突然感覺我能沒有字幕,就看懂日劇~對!就像交響情人夢的野田妹密集看卡通就能開口說法文。但能看懂和能全部都看懂,還是有差距....
而我實在非~常~的想知道木村拓哉和松隆子對話的所有那些,於是,選擇了日文當作學校規定的第二外語(畢業規定:第二外語課程須修滿8學分),在大二選修了溫柔的山田老師的初級日文,比同學快的就把50音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背好,山田說我很認真,但她不知道的是 - 這一切都是因為『愛』。
後來,也因為學的還不錯,大四的時候,在山田的鼓勵下,參加並且通過了日本能力3級檢定(現在新制改分為N1~N5)。
在我認真學習日文的這段時間,差不多韓劇也開始進來了,第一個引進的是民視,為了觀眾提高接受度,一樣走的是國語配音,但早些年的韓劇充滿車禍、失憶、癌症、治不好的狗血橋段…;這些劇情套路,劇中的人哭死,看劇的人也會哭,因此我曾經很鄙視的說過「韓劇不是我的菜,我不喜歡。」
可是好景不常(這成語是這樣用嗎?),韓劇開始出現歡快的羅曼史題材,然後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,休閒時間到了,我選擇打開的是韓劇,整個被吸引過去…
外掛模式再度打開,大量的看劇,甚至比日劇時期更多更多(因為韓國電視劇環境非常的競爭,年產出的韓劇很驚人),某一天我又再次經驗到沒有字幕,就看懂劇的奇幻時刻。(但同時我日文都快被忘光光了。)
這次小米想100%的看懂韓劇,但出社會工作後,少了像學生時代說走就走的帥氣,一直沒有執行。
後來,遇上公司的韓國客戶到台灣拜訪時,我發現自己還真的能聽懂他們講的韓文笑話,但半句韓文也不會說,憋的實在難受!!而且我完全看不懂韓文,這種像是啞巴又像是文盲的感覺,基起了小米的上進心,於是學韓文的想法燃燒了起來,我開始認真找上課的地方,大概17年12月的時候開始上課去。
可是這趟學習韓文的路,沒有年輕日文學習時期的順利。
一來韓文雖然也是拼音文字,但是韓文的子母音的寫法和發音真的十分相似;二來,加上年紀大了,開始有背起來後,分不清楚,記不住的症頭…初級發音課程,我上過3位老師,真的十分的打擊;但因為愛,我沒有放棄;終於讓我遇上了一個合我tone調,且不怕因為嚴格流失學生的小美老師,密集的每週每週都去,總算克服了長的像OO和||的韓文子母音。
能記得住子母音,就有入門磚了,文法理解,對我來說一向不難,因為當聽的多,就會有語感,抓到語感,文法不太容易搞錯。
去年底,在小美的鼓勵下,進考場去看看程度,結果很不錯呀,對得起那些每天在電視中,幫我上聽力課的歐巴歐膩。
想想當年嫌棄韓劇,現在卻抱著韓劇在啃,還學習韓語,真的有點好笑。但韓劇題材現在很多元,特別韓影也很多很值得一看,所以我想這次的學習路我會走得又長又遠。
我去年參加韓語檢定Topik1的檢定,已經取得二級檢定合格的證書,所以,自我成長與學習,和年齡一點關係也沒有唷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