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

小米防疫筆記-開寫

 2020年呀….過去了三個月,看起來是不太容易的一年。

農曆過年到現在,COVID-19(也就是武漢肺炎)疫情不見緩解,近兩三個禮拜,還一路擴散了中東、歐美好多好多的國家,本來還希望疫情可以在短時間完全控制住,但此刻已經知道是癡人說夢了。

這週的文茜世界財經周報導言提到,生活在一、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學者,藉由一生回顧書寫出『活在歷史裡』紀錄那一段歷史,而現在全球化的今日,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,也正經歷著百年一遇的瘟疫,我們也活在歷史裡。

那年,我人生第一次離鄉背井,到外縣市上大學的第一週,就遇上撼動整個台灣的921大地震,學校停課,因為很多路斷掉,鐵軌歪掉,所以轉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才回到家裡;畢業那一年,SARS肆虐台灣,有很多人感染,有人喪命,包括一線的護理人員,為了避免疫情擴散,於是,我們那一屆沒有畢業典禮。

最近,看著COVID-19新聞,感覺到『整個世界走向未知且失控邊緣』,劇情要怎麼發展,不知道,活在歷史裡的我們要撐住,一定要一起挺過,等待故事的結局

身為台灣人,生活在台灣,收看每天的記者會已經成了例行公事(農曆過年開始到現在,每天至少一場),從中知道,政府應變政策即時又尊重專業,早早啟動很多防疫措施,加上前線防疫人員夙夜匪懈,所以台灣防疫成績也被世界稱許;可是,台灣以外的地方,疫情從中國封城,到在全世界各點開花,現在,許多國家都發動鎖國政策,不知道會怎麼發展。

真心感謝台灣防疫團隊的付出,幫生活在台灣的我們,搶到了很多的時間,讓我們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可以有多一點的從容,可以調整心情,可以不用排隊搶購,好整以暇,一點一點準備著生活物資(假設要開始過隔離生活的話)。

From John Stroud/Post Independent

台灣指揮中心的專家們,不斷提醒著國人,擴散是無法避免的,不用恐慌,但需要謹慎以對,阿中部長常常碎唸『這種時候,麥來亂啦!(別添亂)』這是一場持久戰,防疫團隊和醫護人員很緊繃也很辛苦;你我這樣的一般人,幫不上什麼忙,但我們盡量保護自己,多洗手、帶口罩,少出國;也藉機審視自己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,維持良好的身體免疫條件,盡量保持健康不要生病,減少到醫院,減少醫護人員的負擔,我想這已經是你我可以幫的最大的忙了!

本M只是一介民婦,把這系列文章當作防疫筆記來寫,歡迎討論,聊聊關於防疫,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什麼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